3.從足部上方觀看,可以看到足部重心往中間跑,伴隨拇指外翻與足外八。
4. 鞋底內側磨損很厲害,鞋跟的歪到裡面,楦頭的大拇指處變形或磨損。
觀察看看你符合哪幾項?
扁平足兩種分類
大家都講得差不多XD還是貼上來比較好講下一段。
結構性扁平足
結構性扁平足意指骨骼結構上的歪斜導致的低足弓。
簡單的分辨方法就是不論足部有沒有承重,足弓都是塌陷的。
結構性扁平足大部分是先天造成、骨骼發育不良、骨骼退化導致。
常見的有:唐氏症、腦性麻痺、先天性垂直距骨、類風濕關節炎。
功能性扁平足
因為肌肉張力不足或曾經受過傷導致足弓支撐力下降所致。
簡單的說法是你的軟組織與肌肉撐不了你的體重。
大部分有扁平足的人屬於這類。
分辨方法是在站立時(足部承重)足弓塌陷,而腳懸空時(足部非承重)可以看到些微的足弓弧度。
常見的有:唐氏症、腦性麻痺、肥胖、腳踝曾經扭傷、身體全身張力低(懷孕時期常見)、肌力不足、韌帶鬆弛等等。
以下是針對功能性扁平足進一步介紹
足弓是如何形成&被破壞的
大部分的人認為足弓僅靠『足底筋膜』還有『脛後肌』支撐,事實上還有非常多,一起來看看吧!
提供足弓支撐的肌群有:
- 脛後肌(Tibialis posterior):肌肉直接附著在舟狀骨與楔骨上。直接提供足底的支撐。
- 脛前肌(Tibialis anterior):連結足部內側與小腿前側,幫助足弓拉提。
- 屈姆長肌(Flexor hallucis longus):附著在第一腳趾與小腿上,使大拇指彎曲,讓抓地力更好。
- 拇指外展肌(Abductor hallucis):顧名思義讓大拇指打開(大拇指與食指分開),可以防止拇指外翻,進階幫助足弓支撐。
- 小腿後肌(Gastrocnemius & soleus):這肌肉雖然主要用於踮腳尖與跑步,但藉由小腿後肌的收縮,可以間接讓足底筋膜的張力增加,促進足弓的支撐。
- 臀部肌群(Glutes):包含臀大肌、臀中肌、梨狀肌。這些肌群幫助髖關節外轉與外展,防止膝蓋內扣與足外翻。可以影響整個腿到足部的排列。
提供足弓支撐的非自主收縮性組織有:
- 足底筋膜(planta fascia):一大片傘狀筋膜存在腳底與五個指頭。
- 彈簧韌帶(spring ligament):連結跟骨與舟狀骨的韌帶。少了他的支撐,舟狀骨會往下掉讓足弓支撐減弱。
- 三角韌帶(deltoid ligament):存在腳踝的內側,防止足部往內塌陷。
足弓是需要靠肌肉、韌帶、筋膜合作而成的!
當其中有幾項鬆弛或受傷,都會讓足弓的支撐變差導致扁平足!
下一篇會寫到『如果我有功能性扁平足怎麼辦』敬請期待~
參考資料:
Toullec E. Adult flatfoot. Orthop Traumatol Surg Res. 2015;101:S11–7.
Daniels and Worthingham’s Muscle testing. Techniques of Manual Examination 8th 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