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有一位患者曾經跟我說:
『你們做物理治療這一行很好誒,懂這些知識,都不會受傷!』
當下我笑笑的帶過説:『至少受傷了同事會幫忙。』
醫事人員或許比非醫療專業的人還要懂人體解剖、動作機能、傷害機轉等等,但是真不會受傷嗎?答案是:會。尤其是職業傷害。
醫事人員的職業傷害
讓醫事人員在職場上受傷的方式不外乎:
- 反覆動作與勞動:徒手治療、彎腰幫別人打針、久站、開刀時一直維持同樣姿勢等。
- 技術不熟練:沒有運用好的出力方式、沒有善用輔助工具。
- 工作時間長:工作與休息的比例不對等。
- 職場壓力:時間壓力、患者負面情緒、工作量大、同事與上司壓力,還有最新的疫情人力不足壓力等。
醫事人員的職業傷害包含著有形的身體損耗,和無形的心裡壓力。
這些身心壓力會造成身體肌肉骨骼以及睡眠上的問題。

根據過去的統計,
- 肌肉骨骼相關不適感:
以助產士與護理師比例最高(84%),其次為治療師(74%)皆有過身體不適的經驗。 - 自覺姿勢及用力方式不佳:
以助產士與護理師比例最高(26%),其次為治療師與行政、院內研究人員(17%)。 - 自覺工作壓力大:
以助產士與護理師比例最高(71%),其次為醫師(64%)。 - 有睡眠障礙者:
以治療師比例最高(59%),其次為行政、院內研究人員(57%)。
光是護理師與助產士相關職業,他們就佔了三個第一名名額(還不快點尊敬他們!)
物理治療師最常見的兩大傷害
上一段在各種傷害的排行榜裡面,治療師都有進入前兩名,
這一段來講一下我們普遍有哪些『毛病』。
發生最頻繁、在文獻中討論最高的是:手部受傷與下背痛。
這些不適感曾讓部分治療師換工作環境、轉行政職以及減少工作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