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和幾位患者討論影像檢查。
有一位以為照X光就能看到神經壓迫的問題。
另一位以為超音波通常只有產檢才會用到。 這讓我意識到大家對於骨科/復健科常見的影像檢查並不那麼了解。
這篇整理給大家,希望大家能更認識這些檢查的用途與優缺點。 1. X光檢查 X光照射到人體的時候,會被密度高的物質所阻擋(例如骨頭、鈣化的組織),而會穿透密度低的地方(肌肉、臟器、韌帶等)。
在影像上骨骼會呈現白色、其餘會顯現黑色。 主要針對骨骼部位檢查。 應用範圍: 退化性關節炎、脊椎側彎、脊椎滑脫、關節脫臼/半脫位、骨折/骨裂等。 費用: 健保給付,自費體檢只照X光費用400元上下。 優點: 快速,不用等。 費用便宜。 可以快速檢查到結構相關的問題。 缺點: 軟骨、韌帶、肌腱、肌肉等損傷是無法檢查的。 骨裂事發頭幾天因為裂開處不明顯會檢查不出來。 照射的角度為2D平面,病灶不明顯、照射角度不適合時容易被忽略。 2. 超音波檢查